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、绿色低碳、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,被誉为21世纪的“终极能源”,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。
光伏则是氢能制备中最具潜力的绿色途径,光伏制氢也因此被视为实现“碳中和”目标的重要技术路径。
在发展低碳绿色经济的背景下,光伏在技术、成本、商业模式等方面进入了创新发展的新阶段,光伏产业跨界融合的趋势愈加明显。“光伏+氢”作为零碳能源和清洁储能载体,已成为光伏跨界融合的典型路径。
天合元氢、隆基氢能、阳光氢能、双良集团、晶澳氢能等众多光伏龙头企业开始跨界布局氢能,开辟“光伏+氢”新赛道。
隆基股份作为全球最大的硅片制造商,也是全球最大光伏组件商,成立了氢能科技公司,押注光伏制氢产业发展;同时,与同济大学合作共建氢能联合实验室,在绿氢技术研发、人才培养、产学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,推动“光伏+氢”模式陆续落地。
2024年8月,隆基首个风光制氢项目、乌拉特后旗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获批,总投资23.66亿元,共两期建设,一期和二期预计分别生产19吨和21吨绿色甲醇。
阳光氢能在2024年成立了氢能子公司,与德国莱茵TÜV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,深化在多个关键领域的合作,还签署了“天楹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”合作协议,提供16套1000Nm³/hALK柔性制氢系统。
双良集团则与澳洲最大、进展最快的全离网光伏制绿氢项目开发方签署了合作备忘录。
光伏制氢具备平抑光伏发电不稳定性,提升储能效用的特殊优势,为光伏发电创造了新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需求。
由此可见,“光伏 + 氢”模式在能源转型中有着巨大潜力,且我国也正在积极推进“光伏+氢”产业链布局,多个省市都出台了氢能产业扶持政策。光伏+氢能”模式将有助于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转移和供给,为我国东南发达地区实现用能终端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支撑,是我国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。
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持续完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,以科技创新引领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,助推电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,经相关部门批复同意,将于2025年5月15-17 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“2025中国国际电力产业博览会暨绿色能源装备博览会(CIPIE2025四川电力展)”。
大会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相关产业,促进水、风、光、储、氢、输配电、智慧能源等绿色能源生态链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与融合发展,充分发挥推动产业创新迭代、未来新技术普及和扩大市场规模的重要作用,助力企业开拓市场,实现互利共赢。#光伏#